一、防溺水安全
1.教育学生牢记“六不一会”:不私自下水游泳;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不盲目下水施救;学会基本的自护、自救方法。
2.督促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日常监管,做到“四知道”:知去向、知同伴、知内容、知归时,避免孩子私自到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水库、池塘等水域游玩、游泳。
二、交通安全
3.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、嬉戏玩耍。步行时要走人行道,过马路要走斑马线,做到“一停二看三通过”;不闯红灯,不翻越隔离栏,不突然横穿马路。
4.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,未满16周岁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。拒绝乘坐超员车、非法营运车、无牌无证车、报废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。远离大型货车、半挂车、搅拌车等重型车辆。
三、居家安全
5.正确使用电器设备,不随意触碰电源插座、开关,不超负荷用电,不用湿手触摸带电设备,不私拉乱接电线,及时关闭电源。
6.严防高坠风险,教育家长不在阳台、窗台附近放置可攀爬的桌椅;教育学生不攀爬阳台、窗户;高层住户注意防护栏安全。
7.注意消防安全,不携带火种进入山林、仓库等禁火区域,不在野外玩火、燃放烟花爆竹。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告知家长或相关部门。遇到火灾时,要保持冷静,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弯腰低姿逃生,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,不盲目参与救火。
四、网络安全
8.合理安排上网时间,不沉迷网络游戏、短视频,不浏览不良网站,不传播有害信息。文明上网,不随意在网上结交朋友,不与网友见面,谨防网络陷阱。
9.不参与网络暴力、网络赌博等违法活动,不随意在网上发布个人信息和照片,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信息,保护好个人隐私。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,谨防电信诈骗、网络诈骗,不轻信中奖、兼职刷单等信息。
五、旅游安全
10.外出旅游要选择正规的旅行社和旅游景区,提前了解景区天气、交通、安全等情况,合理规划行程。在海边、山区等特殊环境游玩时,要注意防范自然灾害,如台风、暴雨、山洪、泥石流等,遇到危险及时避险。
11.在景区游玩时,要遵守景区规定,不擅自进入未开发、未开放区域,不攀爬危险区域,不靠近危险边缘。参加游乐项目时,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,遵守操作规程,不做危险动作。
六、防恶劣天气
12.关注天气预报预警,留意暴雨、雷电、台风、高温等极端天气预警信息。雷雨天不在大树、电线杆、广告牌下避雨;不在空旷地带使用金属杆物品;尽量不接打电话;关闭门窗,拔掉电源插头。
13.暴雨天,避免在低洼地带、地下通道、涵洞等易积水区域行走或停留;远离河道、山洪沟等危险区域;谨防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。台风天及时加固门窗、室外物品,避免外出。
14.高温天,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,尤其是中午时段;做好防晒措施(遮阳帽、太阳镜、防晒霜);及时补充水分(白开水、淡盐水);谨防中暑,发现不适及时到阴凉处休息并寻求帮助。
七、心理健康安全
15.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,劳逸结合,适度参与体育锻炼、家务劳动和有益身心的活动。谨慎社交,不独自前往偏僻或陌生的地方,不与网友私下见面,参加聚会活动告知家人去向、同伴和返回时间,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品、饮料。
16.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多与孩子沟通交流,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,引导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遇到困难和挫折时,鼓励孩子勇敢面对,积极寻求解决办法。如发现孩子出现情绪低落、焦虑、抑郁等异常情况,要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,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