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来到合肥卓越学校!
热线:0551-66339708
校园新闻
您的位置:卓越中学 >> 校园新闻 >> 校园动态
学校地址:
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开发区(新蚌埠路与魏武路交叉口)
电话:
0551-66339708
0551-66339918

品田园诗韵 悟劳动之美 —我校语文组开展《芣苢》《插秧歌》联读教学活动

时间:2025-09-29来源:卓越中学浏览数:93

为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中的劳动情怀,深化对传统文化与生活本质的理解,9月29日,我校语文组许代梅老师在高一年级8班开展公开课教研活动,全体语文组老师积极参与。课堂以“劳动”为纽带,开展《芣苢》与《插秧歌》联读教学活动,让学生在诗词对比中触摸文字温度,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劳动精神。

QQ20250930-151225.png

课堂伊始,教师“劳动”为切入点,让学生温故知新,回顾以往学过的关于劳动的古诗词,以此引出两首古诗词。针对《芣苢》,通过反复诵读《诗经》特有的重章叠句,引导学生捕捉“采、有、掇、捋”等动词中蕴含的轻快节奏,仿佛置身两千年前女子采摘车前草的田间地头,感受先民劳作时的质朴喜悦。而在解读《插秧歌》时,教师则聚焦杨万里笔下“笠是兜鍪蓑是甲”的生动比喻,结合“唤渠朝餐歇半霎,低头折腰只不答”的细节描写,及白描手法、环境描写的相关知识点,让学生体会农忙时节农夫抢收的紧张忙碌与坚韧担当。

   联读环节中,引导学生对比其异同点,展开深度探讨。学生们踊跃发言,从语言风格写作手法、情感表达、画面呈现等维度对比两首诗歌的差异:《芣苢》以简洁明快的韵律勾勒集体劳作的欢歌,《插秧歌》则用细腻写实的笔触刻画个体劳动的艰辛。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“劳动的多元价值”,从诗词中的劳动场景延伸至当下生活,鼓励学生分享身边的劳动故事,让古典诗词与现实生活产生深度共鸣。

   课后,学生们纷纷表示,此次联读教学打破了单篇诗词学习的局限,不仅领略了古典文学的魅力,更对“劳动创造价值”有了全新认知。语文组将持续探索诗词联读、主题研读等创新教学模式,让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焕发新活力,助力学生在文化浸润中成长。(许代梅)


合肥卓越中学